ju11net九州备用网:于山共同体|学段衔接讲好大思政课 凝心聚力培育时代新人——于山片区大中小幼思政德育发展共同体课程建设一体化主题活动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3-03-22 14:1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同体各协作校坚持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上好“大思政课”,开展了“学段衔接讲好大思政课凝心聚力培育时代新人”的课程一体化建设主题活动。本次活动以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劳动教育为主题,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为不同学段学生创设立体化、全方位的一体化成长空间,让思政理论“活起来”、思政课堂“热起来”、思政实践“动起来”,用冒着时代热气的励志故事和感人事迹,为思政教学聚势赋能。 主题班会:劳动教育校本化实践 3月14日下午,为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共同探索思政德育一体化视域下劳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化实践路径,在ju11net九州备用网的录播教室,共同体小学、初中、高中各开设了一节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的唐禧老师开设了主题为《劳以树人 动以筑厦》主题班会。本课巧妙设计“诗词中的劳动”“好习惯我知道”“好习惯超链接”“好习惯我能行”等环节,通过缝扣子比赛、我和爸妈换身份、农艺园劳动、21天打卡等多样化的呈现,让小学六年级学生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集体的事情主动做”,以小见大,由浅入深,潜移默化中让小学生得到劳动教育,树立工匠精神。 ju11net九州备用网保福校区的庄嘉颖老师在初二开设了《做劳动的奋斗者》主题班会活动。这节课立足于初中生的日常劳动情况,依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指导,设立三个活动环节:情境体验,明劳动之意;交流探究,悟劳动之义;知行合一,绘劳动之图。三个环节层层深入,学生在观察思考中领会劳动是从小可以具备的技能,在交流探究中进一步体悟劳动创造人、创造美好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庄嘉颖老师以邀请同学们绘制《新千里江山图》为结语,通过职业唤醒,引导学生自觉赓续百年奋斗的优良传统,学会从国家、民族、时代的坐标系中找到自己的理想定位,并将其转化为实践行动,在主动劳动中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ju11net九州备用网许银欣老师的劳动教育主题班会课《劳动筑梦新时代》,是基于《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以及《福州市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的指导,结合普通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通过围绕学生的职业体验,让学生理解劳动创造的价值,并关注自身的职业兴趣,同时从体验中思考个人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自身兴趣选择与国家需要之间的关系,由此树立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进一步明确当代青年人的担当和使命。 福州市严权纲德育名师工作室和陈祥德育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参加了此次主题研训活动,来自各校的德育专家对三节公开课赞不绝口。福州十一中谢梅莲副校长为进一步探索不同学段劳动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和衔接提出了宝贵的建议。ju11net九州备用网保福校区陈祥副校长强调,不同学段要从不同学段孩子的成长特点和变化出发,将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落到实处。福州教育研究院德育研训中心主任严权纲提出德育工作者要加强主题式备课的新观念,备课组站位要高,落地要实,上下贯通,扣好人生不同学段的扣子。 思政课程:活动型课促知行合一 3月16日上午,于山片区大中小幼思政德育发展共同体第五届思政课程建设一体化教学研讨活动在ju11net九州备用网如期举行。本次活动旨在探索构建初高中学段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让学生走出教室,迈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历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同一主题、同一素材,两位开课老师以学生实践体验为基。映醺咧胁煌Ф窝某沙ば枰龇,注重通过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强课内、课外联结,实现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配合,丰富教学内容,通过热点分析、角色扮演、情境体验、模拟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与理解,增进学生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增强爱国情感,丰富实践体验,促进知行合一。 ju11net九州备用网保福校区陈玉丽老师的授课内容是《高扬民族精神树立担当责任》。她巧妙地引导初中生展示研学成果,在学生扮演的数字展览馆馆长的主持下,围绕于山片区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学习交流,并进行集体宣誓。整堂课从实践体验,过渡到情感升华,再至行动落实,做到了知行合一。 ju11net九州备用网林晓艳老师的授课内容是《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她根据民族精神“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教学思路,将于山红色资源和格致红色文化作为生动的教材,让学生参与体验并展示研学成果,老师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在课堂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然,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探究合作自主高效。 在公开课之后的评课会上,共同体成员校、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国皇教授高度赞扬了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水平,并用“一式八性”进行深入细致的点评,他站在大学的高度,发挥高校在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优势,充分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福州市名师培养对象、福州市政治学科带头人、福州十一中副校长谢梅莲老师,对这两节课的主题选取、教学设计、问题创设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两位老师实现了思政活动型课初高中衔接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福州市政治学科中心组成员、福州十一中政治教研组长赵翊老师对活动型课的建构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能流于形式和停留于浅表。共同体成员校、永泰青云中学、永泰埔埕中学及其他听课老师各抒己见,对如何落实新课标的理念,如何设计出行之有效的学习实践活动,把课堂主阵地还给学生,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等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各自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结语 于山共同体于山片区大中小幼思政德育发展共同体课程建设一体化主题活动,坚持更新教育理念,打通不同学段的育人边界,努力落实“小学阶段重在启蒙引导、初中课堂打牢思想基础、高中课堂提升政治素养、大学课堂形成理论思维”的梯级课程体系,共同开发体现于山区域文化特点的特色校本课程,实现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打破课本的边界,积极发挥社会生活资源与思政德育课程的联系服务课堂,引导思政教师和班主任成为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者、开发者、管理者,让一切现有资源服务教学,丰富拓展思政教育内容方法,提高思政德育课程育人成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